空军战机陷颓势,季后赛席位岌岌可危
FC-31,中文名称:鹘鹰,由中航工业沈飞集团独立研制,也是中国第二款具备五代机隐身能力的九鼎娱乐平台入口作战飞机。该机于2012年12月23日上午首飞成功。首飞之后,被称为歼-31的FC-31战机就一直有点定位模糊,处境尴尬的窘境。网络上曾流传,解放军空军对歼-20战机进展甚为关注,对其性能也是十分满意,而对歼-31则抱着有它不多,没它不少的态度。笔者分析,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国内正在同时推进至少四款战机方案,如歼-20,歼-10B,歼-11D和歼-16等,导致空军对歼-31兴趣不大。
其次,歼-31第一款原型机使用的动力方案毫无亮点,也是军方对其兴趣不大的关键因素。首款原型机使用了九鼎官方入口俄制RD-93涡扇发动机的国产化版本--FWS-13发动机,采用四级风扇,单台推力8500公斤,只能说勉强够用,而同期试装部队的FWS-10B(涡扇-10B)发动机推力则接近14000公斤,安装两台涡扇-13发动机的歼-31也仅仅比安装一台涡扇-10B发动机的歼-10B型战机推力略强,换给谁都会觉得歼-31没什么前途。唯一的好处就是具备隐身外形,航电水平可圈可点,因此军方抱着观望的态度,也就不足为奇了九鼎官网。
从上图对比,我们可清楚的看到歼-31在设计上十分刻意的模仿和借鉴美国F-22隐身战机在气动外形上的设计特点。借鉴和模仿本来就是沈飞的看家本领。如果歼-20对抗F-22A,那么歼-31有了隐身外衣,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对抗F-35的初始能力。
在隐身外观的设计上,歼-31更是大量借鉴和使用了国内外成熟经验,DSI配合大S弯进气道,良好的降低了发动机风扇对雷达波的反射。宽敞的座舱为安装更复杂的航电和飞控计算机升级留下了充足的空间,这一点比空间拥挤,麻烦不断的F-35强了很多,也体现了中国的后发优势。
图为歼-31战机座舱布局展示,两块大尺寸全彩显示器十分抢眼。座舱玻璃化已经成为现代战斗机的必然趋势,新战机如果不配几个大彩屏,都不好意思拉出去展览。起码在航电水平上,中国还是很有信心的,据专家透露,歼-20战机的航电智能化水平完全不输给美国的F-22A“猛禽”战机,那么歼-31作为后起之秀,在这方面也不会出现让人担心的问题,看来唯一短板就是发动机。
近日,在网络上的一张略模糊的歼-31新黄皮机的照片,向我们展示了歼-31战机2.0版本,也就是最新赶紧版本的重大变化。从增大的发动机尾喷口可以判断,原来的涡扇-13发动机或被更大推力的国产发动机所取代,极有可能就是已经成熟可靠,大量列装解放军空军部队的涡扇-10B战机。由于发动机直径的增大,原先较为平坦的机背出现了一条深沟,从左后方看过去显得肌肉感十足。若真如此,安装两台涡扇-10B发动机的歼-31总推力将达到惊人的28000公斤,推重比达到了1,随之而来的将是机动性和挂载能力的巨大提升,这,就足够唤起空军的兴趣了。
解放军对歼-20当然是求贤若渴的,但其高昂的造价也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从国内外经验来总结,搞一个性能适中,造价低廉的低配版还是十分有必要的。比如苏-27和米格-29,F-22和F-35,再比如中国的99A式坦克和96A式坦克。此外,性能适中也代表着售价也适中,未来,歼-31可作为打破美国技术垄断的一把钢刀,将其出口到世界各地和友好国家,尤其对于巴基斯坦来说,更具战略意义,多年来印度靠着苏-30MKI耀武扬威的日子也就快到头了。
<< 上一篇
下一篇 >>
网友留言(9 条)